发布日期:2025-08-16 06:41 点击次数:50
最近,《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的热播,再次将脱口秀这一艺术形式推到大众视野前。节目里,新老脱口秀演员们凭借幽默风趣的语言、犀利深刻的观点,让观众在欢笑中获得共鸣。在脱口秀的舞台上,学历的“含金量”着实不低,高学历选手可谓是百花齐放。李雪琴,这位从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走出的脱口秀演员,以一句魔性的“你好,我是李雪琴”以及极具特色的“宇宙的尽头是铁岭”迅速走红网络,将名校出身与家乡话题结合,充满反差感。
脱口秀演员学历大盘点
李雪琴在脱口秀领域大放异彩,她的脱口秀文本兼具深度与国际视野,用理性逻辑剖析生活,她的段子里既有东北大碴子味的生活智慧,又巧妙融入新传视角下对社会现象的洞察,比如她对网络社交的调侃,精准戳中当代人的社交痛点,让大家看到了新传人在脱口秀领域的独特优势。
此外,还有很多脱口秀演员,通过独具特色的脱口秀语言风格,也给大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呼兰,本科毕业于东北大学,硕士则是哥伦比亚大学精算专业。他的脱口秀充满了密集的信息点和高级的梗,凭借扎实的逻辑思维,总能把复杂的观点以幽默的方式呈现。比如在谈及职场压力时,用专业的精算知识类比工作中的付出与回报,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思考角度。
鸟鸟,本科吉林大学,硕士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她的段子充满知识分子趣味,像以作家自杀为灵感的文艺梗,带着知识分子式的幽默,文本细腻深刻。她讲的关于文艺作品的段子,融入了自己对文学的理解,没有一定知识储备还真接不住这些笑点。
脱口秀演员们的高学历,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让他们在观察世界、表达观点时多了几分独特视角和逻辑思维,使脱口秀的内容更加多元、有深度。
从早期的小众表演到如今成为综艺热门,脱口秀在国内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又有着怎样的传播特点和社会意义?
一、文化嫁接与本土文化
1 电视时代的小众文化
脱口秀,英文“Talk Show”的音译,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格兰的咖啡吧集会。在那里,人们围坐在一起,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讨论各种话题,大到社会热点,小到生活琐事 。这种轻松自由的交流形式,逐渐演变成了脱口秀的雏形。到了20世纪,随着广播和电视的普及,脱口秀找到了更广阔的传播平台,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各类脱口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像美国老牌节目《今夜秀》,自1954年首播以来,历经多代主持人,至今仍是极具影响力的脱口秀节目,见证了脱口秀在美国的蓬勃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脱口秀被引入中国。当时,国内的脱口秀节目多以谈话类节目为主,如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推出的《东方直播室》,这是我国最早的电视谈话节目,采用主持人、嘉宾和观众现场讨论社会热点的方式,开启了国内脱口秀的先河。1996年,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大受欢迎,主持人崔永元以亲切自然的风格,和嘉宾、观众探讨各种生活话题,让脱口秀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也掀起了国内脱口秀节目的热潮。此后,各种类型的脱口秀节目相继出现,如访谈类的《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以及带有地域特色的《壹周立波秀》等,它们丰富了国内脱口秀的形式和内容,为脱口秀的本土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早期的脱口秀综艺处于探索阶段,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尝试。例如东方卫视的《今晚80后脱口秀》,王自健以犀利幽默的风格,调侃时事热点、分享生活趣事,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让脱口秀在年轻群体中有了一定的受众基础 。但这个时期的脱口秀综艺,受众范围相对较窄,还未形成全民关注的热度。
2 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
随着《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节目的出现,脱口秀综艺迎来了爆发期。《吐槽大会》以明星吐槽为卖点,通过嘉宾之间互相调侃、幽默吐槽,打破了明星的人设包袱,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引发了广泛的话题讨论。《脱口秀大会》则为更多脱口秀演员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像李诞、呼兰等一批脱口秀演员脱颖而出。节目聚焦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话题,如职场、恋爱、家庭等,让观众在演员的表演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强烈的共鸣。这些节目不仅提高了脱口秀的知名度,还让脱口秀文化深入人心,掀起了全民脱口秀的热潮 。
如今的脱口秀综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在内容方面,节目拓宽了表达边界,演员们敢于探讨一些社会敏感话题,如邱瑞谈“网上不敢说话”和饭圈控评现象,以幽默的方式揭示社会问题,引发观众的深度思考 。在价值内核上,节目强调“用脱口秀和生活轻轻交手”,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感悟,像王小利分享45岁未婚未育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勇敢做自己,传递出积极的生活理念 。此外,节目中女性脱口秀演员的表现格外亮眼,小蝶、小帕等演员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性别议题,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视角,引发了“女脱口秀演员集体上桌”的讨论,也让脱口秀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二、中国喜剧文化的新生力量
脱口秀在传播过程中有着独特的特点,这也是它能够深受大众喜爱的原因。首先,脱口秀具有强烈的互动性。无论是现场表演还是电视、网络节目,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频繁。演员通过观察观众的反应,及时调整表演节奏和内容,观众也能通过掌声、笑声和互动环节,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这种即时互动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从传播效果来看,脱口秀能够在短时间内传递大量信息,并且通过幽默的表达方式,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和记住。演员们将复杂的社会现象、生活感悟转化为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段子,在观众的欢笑中传递观点,引发思考。例如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中,演员们用幽默的语言谈论社会热点、生活烦恼,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对这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脱口秀还具有强大的社交传播属性。精彩的脱口秀表演常常会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和分享,观众会将自己喜欢的段子、表演片段分享给朋友,形成二次传播。一些热门的脱口秀节目话题,如《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中关于女性议题的讨论,会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上引发广泛的讨论和传播,进一步扩大了脱口秀的影响力。
三、新传理论:脱口秀作为社会文本
脱口秀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从文化角度看,脱口秀是一种文化表达的载体,它反映了当下社会的文化现象、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脱口秀演员,通过自己的表演展现出多元的文化特色,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例如国内脱口秀演员在表演中融入了大量的本土文化元素和生活场景,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魅力。
在社会层面,脱口秀起到了社会解压阀的作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脱口秀以幽默的方式调侃生活中的困难和烦恼,让观众在笑声中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同时,脱口秀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功能,演员们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幽默讽刺,引发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反思,推动社会的进步。如脱口秀演员对职场加班、社会不公等问题的调侃,能够唤起大众对这些问题的重视,促使社会做出改变。
从传播学理论角度分析,脱口秀的传播过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大众传播媒介所营造的意见环境会影响公众的意见表达 。在脱口秀节目中,演员们表达的各种观点和态度,通过媒体传播,形成一种意见环境,影响着观众的看法和态度。当观众认同演员的观点时,会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反之则可能选择沉默。而脱口秀节目中多元的观点表达,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沉默的螺旋”,鼓励观众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促进了社会的思想交流。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的热播,让我们看到了脱口秀在当下的活力和潜力。从起源到发展,脱口秀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逐渐成为一种全民喜爱的文化现象。
结语
从咖啡吧里的思想碰撞,到屏幕前的全民狂欢,脱口秀始终是时代精神的镜像。《脱友2》用“轻轻交手”的姿态,让我们看到喜剧不止于娱乐——它是普通人对抗生活荒诞的武器,是公共领域里的理性之声,更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情感纽带。正如节目口号所言:“用脱口秀和生活轻轻交手”,这份举重若轻的智慧,或许正是中国脱口秀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脱口秀IP简史:从小透明到全民爆款的疯狂进化
·人民艺起评:面向生活、解码快乐,脱口秀十年蜕变
·双语脱口秀:中美喜剧文化差异对比
·脱口秀十年蜕变:从职业化到社会映照的深度解析
·风起、狂欢与争议,浅析中国脱口秀发展史
·我国脱口秀产生、现状及未来展望
最近,《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的热播,再次将脱口秀这一艺术形式推到大众视野前。节目里,新老脱口秀演员们凭借幽默风趣的语言、犀利深刻的观点,让观众在欢笑中获得共鸣。在脱口秀的舞台上,学历的“含金量”着实不低,高学历选手可谓是百花齐放。李雪琴,这位从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走出的脱口秀演员,以一句魔性的“你好,我是李雪琴”以及极具特色的“宇宙的尽头是铁岭”迅速走红网络,将名校出身与家乡话题结合,充满反差感。 脱口秀演员学历大盘点 李雪琴在脱口秀领域大放异彩,她的脱口秀文本兼具深度与国际视野,用理性...
最近,《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的热播,再次将脱口秀这一艺术形式推到大众视野前。节目里,新老脱口秀演员们凭借幽默风趣的语言、犀利深刻的观点,让观众在欢笑中获得共鸣。在脱口秀的舞台上,学历的“含金量...
随着新一周的到来,十二生肖的运势也悄然发生变化。近期,特别有三大生肖将迎来“红到发紫”的好运气,不仅贵人相助,事业顺遂,连财运也将爆表,财富和福气接连不断。无论是投资理财还是工作收入,都有望实现质的飞...
浙江星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牛江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2025年4月29日,浙江星华新材在巨潮资讯网披露《关于特定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的公告》,股东牛江计划在减持计划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3...
中考结束后,如何填报志愿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为帮助考生和家长更精准掌握志愿填报方法,在考生、家长及学校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6月15日,第三届成都中考多途径升学教育展举行。 据了解,此次参展高中...